|
一个甲子的考试记忆
60年前的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还有我们的教育事业。在历久弥新的考试记忆里,一个教育大国崛起的足迹渐渐清晰。
中考 从“尖子生”到“都能上”
1974年,17岁的张鹏江高中毕业,成了密云二中的一名教师。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了技术工人,上高中是“尖子生”的“特权”。在当时各行各业中,高中毕业生是中流砥柱。
从1949年到1978年,再到2008年,从44万到1804万,再到4546万,我国高中在校生人数完成了“三级跳”。2009年,北京市9.5万中考生人人有高中可上,“学者有其校”不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只有10余所高中校;上世纪80年代,全市500多所招生学校中,中职校有300多所;今年,419所招生学校中,示范校占了1/5。高级中等学校结构调整,不但让学生有学上,更能“上好学”。14,26,44,68……数字的变迁,标志着示范高中的崛起与增长。招生学校在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急切渴求与呼声面前,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1979年,中专和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仅为0.74∶9.26;到1991年,中职招生已占“半壁江山”;2007年,中职招生再创历史新高,达810万人;今年,中职校招生计划又增50万……越来越多的适龄学生走进职业教育课堂,学习一技之长,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今天,全国中职生以95%的就业率遥遥领先,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提前预订,每年有1000万职教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中流砥柱,奋战在中国经济战线的最前沿。
全科网上评卷让“跑录”退出历史舞台,全员网上填报志愿让纸质志愿表正式谢幕,全程网上录取让大批文档材料渐行渐远……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中考焕然一新。
高考 从“独木桥”到“立交桥”
60年间,高考跨越两个世纪,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的巨大飞跃。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1万,发展到今天的600余万;高考录取率从30年前的百人只录四五个,发展到今日的10名考生中就有6个能上大学。
60年里,高考风雨兼程。1977年,中断了11年的高考恢复,犹如阳光普照大地。无数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劳动的青年心潮澎湃,他们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入考场,27万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1999年,高校扩招30万,数百万考生梦圆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惠及千家万户。60年间,高考为国家选拔出数以千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奔赴各行各业,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推动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人大附中学生管紫轩曾两次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今年9月,她以保送生身份进入北京大学。目前,全国像她这样的保送生每年有数千人。今天的高考,已趋向多元。60年间,保送生制度、自主选拔、高职自主招生等人才选拔方式纷纷涌现,给不同类型、特质的考生提供更多机会。
2001年至今,自主招生院校已从3所增长为76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等多元化录取方式弥补了“一考定终身”的不足。2006年以来实行的高职自主招生,更让有一技之长的考生能免高考上大学,求学之路越走越宽。
60年间,高校招生的人才评价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性化。高考,已从千军万马争相挤过的“独木桥”变为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研究生考试 从组织分配到多样化招生
新中国的研究生招生始于1950年,中断于“文革”,恢复于1978年,繁荣于新世纪。60年间,研究生招生的变迁反映了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1950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首批研究生。受条件所限,当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