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
发消息
服务热线:4008-513-211
当前位置:广东成人高考网 >> 学员专区 >> 浏览信息
2017年广东专用成人高考教材《大学语文》参考答案(word版下载)
时间: 2017年05月06日 来源:gdck.gd.cn 作者: 广东省成人高考网教研组 浏览: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该文件:2012年广东专用教材《大学语文》参考答案.doc]


2012年广东专用成人高考教材《大学语文》参考答案
 
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议论文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 D    6. A    7. A    8. C  
9. A    10. C   11. C   12. D   13. B   14. C   15. A   16. D
17. D   18. A   19. A   20. A   21. B   22. C   23. B   24. B
25. B   26. C   27. B   28. A   29. B   30. D   31. A   32. C
33. B   34. C   35. C   36. C   37. B   38. D   39. A   40. D
41. D   42. B   43. B   44. A   45. B   46. D   47. D   48. D
49. D   50. A   51. A   52. D   53. D   54. C   55. B   56. A
57. B
 
二、阅读题
(一)
1.无乃:岂不,恐怕。    是:复指前置宾语“尔”。
过:责备。            以为:把……作为。
2.运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事实论据中的现实材料,如“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3.属于演绎论证法。如“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暗含大前提:伐先王所封国非礼;小前提:颛臾为先王所封国;结论:伐先王所封颛臾非礼。“且在邦域之中矣”,暗含大前提:伐邦域中之国非礼;小前提:颛臾为邦域中之国;结论:伐颛臾非礼。“是社稷之臣也”,暗含大前提:伐社稷之臣非礼;小前提:颛臾是社稷之臣;结论:伐社稷之臣颛臾非礼。
(二)
1.来:使动用法:使……来。
   举:攻取。
   治:治理。
   施:延续。
2.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
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
3.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秦王来说,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并且暗含深意的是:逐客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用客卿建功各有侧重,有利于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
(三)
1.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朝君臣的头颅……
   组:丝绳,此泛指绳索。
   函:木匣,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用木匣装起来。
   抑:或是。
   本:考察。
2.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3.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即将后唐庄宗兴国之盛与亡国之衰进行对比,从而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四)
1.除:授职。   猥以:以我。猥:鄙,谦词。
  当:担当。   笃:重。
2.首先陈说朝廷征诏,急如星火,自己进退两难。原来州郡长官都曾荐举,而自己都由于这一原因没去,意在表明自己这次难以奉诏并非偶然。而这次朝廷的征诏特急,使自己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3.点出了上表的起因,点明了奉亲与奉诏的矛盾。
(五)
1.“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还要搀扶的人做什么呢?”
    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批评冉有、子路的失职,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法:以不能搀扶盲人的相类比不能辅佐季氏的臣,同为失职。
2.“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双重喻意:先说单句的表层喻意,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再说两句的整体深层喻意,将冉有、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被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
   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
(六)
1.引出下文。
2.开宗明义,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
3.理:道理。
   原:推究本源。
(七)
1.篑:盛土的竹筐。   平:填平。
   弃井:废井。      数:天数,运数,含有规律的意思。
   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2.从逻辑角度说,是类比法、对比法;从修辞角度说,是引证法。
3.理论论据。
   功亏一篑。
(八)
1.比喻。把人生的快乐比作引诱小孩吃药的方糖和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在驳斥穆勒有关“快乐”的见解时,也引用了“痛苦的苏格拉底”和“陕乐的猪”两个比喻,这里“痛苦的苏格拉底”主要喻指精神上的快乐,“快乐的猪”是指肉体上的快乐。
2.文中这些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
3.这段文字在写作上的特色有两点:
一是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作者在提出和论证“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一论点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许多例证来阐明自己深湛的见解。他引用穆勒的观点,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来说明快乐是有肉体和精神之别的。针对这一观点,作者首先驳斥穆勒观点的荒谬性,提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作者在驳斥穆勒对快乐所下的定义时,很风趣地指出:“猪是否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二是作者的选词用语也很有特点,不仅词采精妙,而且富于机智。作者善于使用警策语,顺手拈来,即成妙语。如作者描述人在快乐和悲伤时的不同心情和感受时,为反驳将“快乐”两分法的荒谬性,作者指出“一切快乐都是精神上的”。作者举例说明:“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九)
1.时:按时。                   涘:水边,岸。
   辩:通假字,通“辨”,分辨。   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
2.“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上一篇文章】:2017年成人高考考生应考时怯场怎么办?
【下一篇文章】: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模拟预测试题第一套
看了本文还会喜欢:(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诚邀加盟 | 关于我们 | 购物流程 | 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