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心电图检查
一、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组成及胸前导联检测电极的位置
在人体不同部位旋转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两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日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
(一)肢体导联
包括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标准导联为双极肢体导联,反映其中两个肢体之间龟位差变化。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属单极导联,基本上代表检测部位电位变化。肢体导联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R)、左臂(L)、左腿(F),连接此三点即成为所谓Einthoven三角。
(二)胸导联的名称和位置
将心电图机的负极与中心电端相连接,把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胸导联,用“V”表示之。常用的胸导联的探查电极位置如下:
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上述导联即可满足临床需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尚需加做V7导联(位于左腋后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V8导联(位于左肩胛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以及右胸导联V3R~V6R(相当于V3~V6相对应的部位)和食管导联等。
二、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命名及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一)P波
1.方向: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其中以Ⅱ导联振幅最高,aVR导联倒置,Ⅲ、aVL、Vl~V2可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2.时间:正常人小于0.12秒。
3.振幅: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
正常P波波顶呈圆钝形,其宽度为振幅超过上述数值表示心房肥大。P波低平一般无病理意义。
(二)P—R间期
成年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而异,一般的规律是心率越快或年龄越小,P—R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老年人的心率缓慢,p—R间期可能长达0.21~0.22秒。P—R间期延长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缩短见于预激综合征。
(三)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和时问的变化。
1.命名
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S波之后再有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称为S波。如整个QRS波群向下称QS波。QRS波群中,波幅较大的波,用英文大写字母Q、R、S表示;波幅较小的用小字母q、r、s表示。
2.正常QRS波群标准
时限0.06~O.10s,≤0.11s。
波形与振幅:
胸前导联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R波:V1<1.OmV,V5~V6<2.5mV;
R/S:V1<1,V5>1,V3=1。
肢体导联R波:aVR<0.5mV,aVL<1.2mV,aVF<2.0mV,I<1.5mV。
Q波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Q波振幅<1/4R波,t<0.04s;V1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为QS波。
电压 肢体导联每个0RS波群电压绝对值不应小于0.5mV,胸前导联不应小于0.8mV,否则为低电压(见于心包积液,甲状腺功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