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
一、物质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气、原子、金木水火土等。其观特点是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原子,虽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但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自身又有严重的局限性(不理解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把个性等同于共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在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本体论角度: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认识论角度:指出物质能为人民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界限。
(4)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运动
1、概念: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宇宙间事物、现象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2、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最高级、最复杂)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割裂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二)静止
1、概念: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又称相对静止,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平衡稳定状态。
2、形式:
(1)机械运动中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2)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基础前提,是理解物质运动的必要条件,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使事物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割裂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A、形而上学;B、相对主义诡辩论。
(四)时间和空间
1、概念: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性)。
(2)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是以时间、空间为存在形式,在时空中展开。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运动是度量时间空间的尺度,要求我们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与空间的可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时间和空间又是相对的。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实践
1、含义:实践是指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包括改造自然,也包括改造社会。
2、本质:(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2)实践是客观物质的、感性的活动。
3、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4、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最先出现、最基本);(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5、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6、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